近日,2025年度国家级QC成果大赛圆满落幕,中国三冶凭借扎实的质量管理实践与突破性创新成果,在两项国家级赛事中斩获佳绩。其中,在中建协成果大赛中,一举摘得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8项;在中施企协赛事中,赢得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1项。这份成绩单的背后,是中国三冶质量管理水平从"量的积累"到"质的飞跃"的生动印证,更是三冶人践行“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”,以“问题导向的工作思维”突破行业瓶颈的缩影。
一是数据见证实力:质量创新呈爆发式增长
与往年相比,中国三冶今年获奖数据实现多项突破:一等奖数量同比增长33.33%,二等奖增长50%,创新型成果更是翻倍至4项,增幅达100%。其中,工业工程公司"焦炉炉柱弹簧精准压缩装置的研制"成果,不仅以辽宁省综合评分第一名的成绩斩获"最佳发布奖",更通过将弹簧压缩精度控制在"±1mm"的严苛标准内,为同业同类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精准质量管控方案。这正是中国三冶质量管理从"解决问题"向"创造标准"转型升级的生动体现。
二是从"攻坚"到"引领":质量管理能力全面升级
此次成果的集中“爆发”,源于中国三冶对QC小组活动的持续深耕。通过聚焦工程现场难点、痛点,各QC小组把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,将技术创新与质量改进深度融合:从优化施工工艺到研发专用装置,从降低误差率到提升安全系数,每一项成果都直指"提质增效"核心。如今,QC小组活动已从最初的"解决单个质量问题"升级为系统性提升工程质量的"方法论",形成了"发现问题→攻关改进→成果转化→标准推广"的闭环机制,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从"被动整改"全面转向"主动创新"。
三是以质为基,迈向更高台阶
这些硬核成果的涌现,标志着中国三冶在质量管控的专业化、精细化、创新化上迈出关键一步。未来,中国三冶将持续以“世界一流的使命担当”为指引,以QC小组活动为抓手,让质量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"硬核竞争力",以“精益求精的品质坚守”,为行业质量管理升级贡献"三冶方案",为集团公司、中国中冶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三冶力量!